【搶人才】養和首辦中學生講座 名醫失敗經歷勉學子讀醫最重要「有心」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2/12/06 06:00

分享:

分享:

養和醫院近日舉辦「我要做醫生」講座,陳煥堂(左二)向中學生分享當年未獲醫科取錄的失敗經歷。(養和醫院提供圖片)

養和醫院近日首度舉辦兩場公開講座,鼓勵中學生做醫生或報讀醫療相關學科,身兼養和醫院副院長及婦產科專科醫生的陳煥堂,分享自己及兒子最初未獲醫科取錄的失敗經歷,勉勵中學生遇到失敗也有機會偱其他途徑讀醫,最重要「有心」。兩場講座吸引約450名中學生及公眾人士參與,有應屆中六生受醫生分享激勵,計劃在大學聯招(JUPAS)報讀醫護相關學科。

陳煥堂:可循不同途徑 入醫學院

大學聯招明日(7日)截止報名,養和兩場講座分別於上月19日及12月3日舉行,由4名養和醫院副院長分享讀醫及行醫心路歷程,盼藉此啟發年輕人更深入認識醫科及醫療科學相關科目,幫助學生選科。

陳煥堂分享當年報醫科失敗經歷,自己讀中七那年剛成為學校寄宿生,忙着跟朋友玩、「偷雞食宵夜」等,加上頻繁參加課外活動,讀書「唔夠用力」,結果高考成績「3科合格」,未獲醫科錄取,只能入讀科學系;此後他休學工作1年再重讀,終如願考入香港大學醫科。

陳煥堂笑言虎父無犬子,形容兒子跟他一樣很懶,大學入讀科學系後才萌生讀醫念頭,惟大學成績未符轉系要求,惟有在大學畢業後再努力以碩士優秀成績入讀醫科,現正在公立醫院服務。陳煥堂認為報讀醫科最重要是「要有心先」:「唔係一個做醫生去賺錢嘅『心』,而係做醫生點樣做好份工作、點去服務其他人。」除非學生已經「擺足100%力都力不從心」,否則「有心有力」便會成功,勉勵學子面對失敗也不要立即放棄,有機會再循不同途徑入醫學院。

除不怕失敗,被冠為婦產科「名醫」的陳煥堂亦說,他於1975年港大畢業時,醫院尚未有電腦掃描及超音波儀器等設備,形容做醫生「永遠都要學習」。此外,隨着社會進步,社會對醫生期望提高,病人知情權亦遠高於70年代,令醫生工序更繁複,現在向病人講解手術同意書,動輒需要半小時,以往則只需30秒便完成;加上現在年輕醫生講求work-life balance,也令醫生人手壓力大增。

學生受激勵 願付出努力嘗試

兩場講座吸引約450人親身或網上參加,包括來自約70間中學的高中生,涉及男拔、女拔及港華等。中五生溫曉峰說,聽到陳醫生分享的失敗經歷,加上現時醫科生的取錄條件比過往容易得多,促使他願意付出更多努力嘗試入讀醫療科目。中六生古巧欣則說,學習到失敗挫折無可避免,仍要保持服務他人的初心,計劃在聯招首選護理系。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馮琪雅